现在是: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县乡人大乡镇人大

监督全过程,产业结硕果 ——木梓镇全过程监督票决项目见成效

来源:港南区木梓镇人大    发布日期:2023-04-10 21:35      作者:陈虹/董玉芳    

2023年2月港南区木梓镇召开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去年票决出的藿香种植产业民生实事项目迎来了“年终成绩单”,经过工作人员对满意度测评的统计,满意度100%。

据悉,藿香种植产业是经过木梓镇人民代表大会票决通过的镇202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截止至2022年底,木梓镇藿香种植面积约6000亩。其中2022年新增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建成300亩以上连片规模种植示范基地3个,大型育苗基地1个,大型收购加工厂1个,总产量4600多吨,产值6500多万元,获得2022年中药材发展资金扶持88.07万元。藿香产业的快速壮大,离不开镇人大对票决项目全过程全链条监督跟踪服务,为票决项目落地见效保驾护航。

 

图为港南区农业局专家和种植大户交流藿香种植技术。

 

事前聚热,选自于民

木梓镇是以农业为主的边远山区,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只有人民群众最清楚。镇人大通过与各村屯、联络站等多方联动,多渠道公开向社会层面征集民生实事项目,将收集到的民生问题分类、整理、合并和筛选,最终选出群众反映强烈、迫切要求的问题,为选准、选实、选好票决项目打下坚实“群众基础”。“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在票决项目选取中,由红朗村代表联络站讨论并提交的项目木梓镇藿香种植产业成为2022年度民生实事票决候选项目,并票决通过。

 

事中跟进,全程服务

一是做好“宣传员”。代表们充分发挥“宣传员”作用,向群众广泛宣传藿香种植相关政策,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种植,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让土地增值,农民增收。

二是敢为“领路人”。票决通过后,代表们带头示范发展藿香种植,形成一代表带一群众、一群众带动一村屯的效应,带动群众致富增收。镇人大代表、红朗村的谭烈雄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表率作用,带头种植藿香约130亩,并建立水排灌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灌溉系统,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种植500余亩。

“藿香推广会召开后,很多群众想尝试,但是又心存顾虑。为了打消村民观望的心态,我自己先种起了36亩藿香,村民们也纷纷跟着种起来,年底的时候我收成了19吨,大约增收十万元,村民们纷纷感激我带他们一起种藿香。”人大代表、大兴村支书李新雁说到。代表带头种植藿香并不是个例,代表们带头种植,形成代表带动群众、群众带动村屯的效应,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三是充当“护航员”。镇人大努力做好藿香种植产业项目的“下半篇”文章,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为切实提高藿香种植技术,镇人大邀请区农业部门和镇农业农村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前来传经送宝,深入田间地头对藿香种植情况进行现场讲解,并对病虫害防治开展技术指导。此外,镇人大2022年组织召开3次藿香栽培技术培训会,还安排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进行种植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种植水平。


图为人大代表到种植基地调研藿香种植情况。

 

事后总结,提质升级

木梓镇的藿香产业采取“政府政策引导+专业合作社运营+村集体经济入股+基地示范点效应+带动群众加入+完善上游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的模式,集育苗、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的支柱型种植产业。民生实事项目由人民提出,受人民监督,实施结果要人民评定,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2022年底,镇人大开展了民生实事项目“回头看问成效”活动,推动完善后续管理等配套机制,确保项目健康运行。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是在实践中形成,并经人民检验、受人民欢迎,体现了最直接、最现实、最管用的基层民主实践,下一步,镇人大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益实践,在基层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编审:姜新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代表大会网站 Copyright © 2007-2022
网站备案号: 桂ICP备19001730号-1
开始发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