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监督工作法治在线

智慧法院助力疫情防控 保障公平正义“不打烊”

来源: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    发布日期:2022-04-11 21:33      作者:周剑芸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港两级法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依托信息技术、社会化、集约化等配套服务方式,深度应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持续加强互联网司法和在线诉讼服务,做到疫情防控与审判执行“两不误”,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诉讼服务“不掉线”

2021年3月31日,覃塘区人民法院为在覃塘工作但案件管辖地在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法院的刘先生、在广东工作但是案件管辖地在覃塘区人民法院的杜女士,完成了跨域立案申请,让两位当事人不用专程跑回案件管辖地申请立案,大大节省了经济成本、时间成本。

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人员不能聚集,群众不便出行,但纠纷还得解决。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贵港法院充分发挥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优势,不断完善线上诉讼服务功能,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构建形成“一厅一网一线”服务格局,为当事人提供从“指尖”到“云端”全方位诉讼服务。通过两级法院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平台,向社会发布线上诉讼服务指南和服务电话,利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信息化应用,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网上立案、缴费、送达等线上方式办理诉讼事项,为当事人、代理人和律师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的移动网上诉讼服务,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流动,同时保障立案工作正常开展。2020年以来,全市法院系统网上立案25495件,跨域立案228件。

 

图为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利用互联网庭审系统远程审理涉企案件 杨冠登 

 

审判工作“不减速”

2020年3月17日平南县人民法院启用网络庭审方式审理了2020年首起跨国离婚纠纷案;同年5月25日,平南县人民法院再次运用网络庭审方式审理了一起涉黑案件,这是广西首例通过网络庭审开庭审理的涉黑案……

一句“少出门,少聚集”让人们停下了脚步,但审判执行工作就仍在加速运行中。贵港法院发挥智慧法院功能优势,努力拓展信息化应用场景,启用网络视频系统,开展网络庭审“云模式”、调查、调解、阅卷、听证等在线审判活动,案件当事人足不出户,便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参加庭审,完成证据提交、质证、调解等各环节,确保疫情期间审判工作“不减速”。当前,全市法院系统共开设了17条网络专线,供各方诉讼当事人异域庭审,实现案件的“隔空审案”,确保群众防疫、诉讼两不误。2020年至今,共开展线上庭审3882次。

 

执行工作“不停歇”

疫情防控期间,贵港法院充分运用“互联网+执行”的工作方式,第一时间回应当事人诉求,依法及时进行查控、保全等执行措施,既减少了人员聚集,保证了疫情防控的有序开展,又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电子送达解决送达难题。启动“电子送达平台”,并设立专门电子送达办公室,充分利用电话、微信等网络通讯工具进行联络、调解,建立起完整有序的办案流程,做到疫情期间执行工作不“打烊”。2021年3月,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人民法院统一送达平台”为依托,推行线上线下联动的集约化送达模式,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诉讼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送达服务。2021年以来,全市法院系统电子送达案件23954件。

线上查控解决执行难题。探索无接触发款模式,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申请人进行发款谈话,确认无误后将执行案款在线支付到指定账户;运用“总对总”、“点对点”财产查控、网络拍卖、“一案一账号”等系统,切实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2020年以来,全市法院网络查控案件34290件,网络拍卖5564件,网拍成交金额12.53亿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港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大力开展网上立案、网上审判、智慧执行,及时定分止争,保障胜诉权益,实现公平正义,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为民、便民、利民。

 

 

编审:姜新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代表大会网站 Copyright © 2007-2022
网站备案号: 桂ICP备190017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