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代表工作履职风采

人大代表助“荔”成长 硕果累累——麻垌镇人大代表李平

来源:桂平市麻垌镇人大    发布日期:2023-07-07 08:31      作者:辛奇峰    

李平是桂平市麻垌镇人大代表、麻垌镇农业农村中心主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有25年。作为一名基层的人大代表,他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立足本职,发挥代表模范带头作用,进村授课、培训,指导果农如何科学管理荔枝成长,帮助果农解决荔枝品质改良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图为李平带领技术团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现场会

 

做好荔枝品种改良的领头羊

麻垌荔枝大多以种植禾荔为主,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丰产年份荔枝价格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李平麻垌镇看准市场,大力推进荔枝品种改良,率先在麻垌镇大上村、鹧鸪村、莲山村进行了荔枝桂味改良试点,并在2017年带着改良品种成果参加了“全国优质荔枝擂台赛”,斩获1金2银1铜大奖,打响了麻垌荔枝的声威。在品质改良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后,李平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把群众急需的实用技术传授给果农或技术员,充分调动果农的品改积极性,不断扩大荔枝产业规模,大力推进荔枝品质改良工作。

在品种改良之后,李平继续探索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研究、示范推广。李平积极向上级推荐优质荔枝品种,陆续争取引进了全国优质荔枝品种40个。同时,应用荔枝高接换种技术,观察嫁接亲和力和各个品种在桂平适应性及表现,筛选出适宜桂平产区发展的仙进奉、观音绿、岭丰糯等品种,并利用研究基地召开多场现场观摩会推广荔枝新品种。

目前,应用高接换种技术推广新品种取得的效益是原品种禾荔的4倍或以上,每年为麻垌镇果农的荔枝销售增收1.7-2.6亿元。

 

 

图为李平(右一)为果农们讲解荔枝嫁接技术。


 

做好荔枝品种推广的宣传兵

李平通过开展“不同栽培措施对桂味荔枝落果裂果的影响”、“桂味荔枝成花调控技术研究”、“荔枝花穗三次调控技术”等三项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总结和推广,解决了荔枝生产中很多技术问题,同时在不同形式的培训中进行宣传。其中最有代表的是2022年6月6日,面向全国进行的网络直播《仙进奉荔枝在贵港荔枝引种与栽培》,共有2万多同行及果农在线观看学习,大大的提高了这三项技术在桂平乃至全国荔枝产区的的应用和推广。

目前,麻垌镇产区应用荔枝高接换种技术及嫁接新品种面积超过3.5万亩,其中桂味超1.5万亩,仙进奉超0.9万亩,观音绿、岭丰糯、情人荔等品种1.1万亩。

 

 

图为李平(右一)和技术团队开展荔枝现场观摩会。

 

做好荔枝管理技术传播者

“雨水多或者连绵阴天光照不好的情况下,我们采取打一些叶面肥,或者打一下杀菌剂,杀虫剂是绝对不能使用的,这是盛花期的时期应该做的一些工作,谢完花之后,可以考虑杀虫、杀菌、叶面肥还有一些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施,再然后结合根部施一些有机肥或者复合肥,来保果和彭果。”在今年开办的第二期荔枝管护技术指导班上,李平对果农说道。

近年来,李平带领他的技术团队不断组织开展各类荔枝嫁接及管护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等,主讲荔枝合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品种知识等技术方面专业课,大规模科学的农民培训,有效解决了“农业农村生产中复杂的实际问题”。通过培训提高了麻垌镇荔枝种植户栽培与嫁接技术水平,增加荔枝的产量及品质,帮助种植户树立依靠农业科技增收致富的信心,促进麻垌镇荔枝产业稳健向好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017年至今,李平及他的技术团队组织或参与组织了63期5154人次的培训(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共47期,4250人次),印发培训资料5万多份,培训覆盖面积20万亩次。

目前,麻垌镇荔枝种植面积达11.7万亩,约占桂平市荔枝种植面积的51%,荔枝种植户约1.8万户,今年全镇荔枝产量预估达3万吨以上,产值3亿元以上。这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有着李平的一份辛劳!

 

 

编审:姜新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代表大会网站 Copyright © 2007-2022
网站备案号: 桂ICP备19001730号-1